我在夜里读完《李商隐诗歌集解》,如同喝了一杯香馥却冷掉的花茶。抬头看见窗外夜色如黑漆,别有凉意,一时黯黯无言。心里凄哀悱恻地难受,像“锦瑟”这个带着浓烈芬芳的忧伤名字突然之间在暗夜里花开如树,惊艳寂寥。
“星沉海底当窗见,雨过河源隔座看。”李商隐的这两句诗非常亮丽华美,一如义山的诗本身予人的印象:宛若星河斑斓,有妩媚的壮阔,华美的哀伤。
应该是因为骨子里安逸荼靡的情绪作祟,所以我喜欢写实史诗多过于浓词艳赋如《花间集》,但却喜欢李白多过杜甫。我一直喜欢李义山的诗。他的诗学极了李贺的奇幻象征手法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;又承袭了杜甫的精严顿挫和李白的浪漫自如。
像“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”练字精巧,兼有齐梁诗的艳和六朝民歌的清丽,诗风媚中有刚。我是极爱的。
他生在晚唐,错过了最繁华荣胜的时期,又身处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中,终身潦倒,郁郁不得志。当时唐朝势微,正逐步走向没落,可是除了咏史诗外,义山诗绮丽浓艳之处,丝毫不露末世悲凉之意,倒是颇有开元遗风。能不让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,就像莫扎特,生活潦倒荒唐,音乐却圣洁无瑕。一味地自伤自怜,只挖掘自身的小情小意的人是放不开手脚的,境界自然也高远不了。
唐诗浩如烟海。李白杜甫双峰横绝,其余众人峰峦叠嶂,各有拥趸。边塞诗推岑参为首,五绝山水当属王维,七绝宫怨是王昌龄写得新巧奇丽,无题诗则是李商隐当之无愧独占鳌头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李商隐将人生慨叹的抒写向更深细隐晦方面发展,善于用艳丽精工的艺术形式表达惆怅落寞的情绪,诗中充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,作品深婉精丽、韵味深厚,“近而不浮,远而不尽”,富有象征暗示色彩,有一种朦胧美。
义山以爱情诗称著于世,我想这与他的情感经历是分不开的。不然,如何能隔了千年,依旧撩人心弦?他曾经有一段影响了他一生的初恋。这段恋情最后以悲剧收场,是李商隐的心结所在,也是他的爱情诗充满忧伤迷幻色彩的根本原因。
李商隐的诗格受阮籍的影响很深,词旨隐晦,意境迷离,犹以他的“无题”系列最为难解,历代俱有争论研究。不过《碧城三首》是他写来怀念初恋情人女道士宋华阳,当是无疑的。“星沉海底当窗见,雨过河源隔座看”两句就出自《碧城三首》之一。
二十三岁时,李商隐在河南玉阳山之东峰学道。唐朝崇道之风始于高祖李渊。有鮮卑族血統的唐帝,为了神话李姓,附会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后裔,形成了唐代“扬道抑佛”的宗教风气,即使贵为皇族宗室子弟,也不免会被遣送到道观清修。
这股风气在唐玄宗时代掀起高潮,这恐怕不得不归功于他曾借学道之名把心仪的杨玉环化进皇宫,成就了他的“旷世黄昏恋”。在杨玉环的帮助下,他灵感迸发还创作了一批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乐曲,如《霓裳羽衣曲》、《玄字道曲》、《九真曲》,《凌波曲》等等。这些作品不单是皇帝崇道的产物,对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。
至武宗时,“崇道”之风又掀高潮,士人学仙修道,遂成一时风尚。于是赶时髦的李商隐也跑去学道。刚上玉阳山学道时,李商隐还是很认真的,他对道家经典《道藏》下过苦功,以致于后来他诗里的许多用句和隐喻都是源出于《道藏》。
有一天,像一个走在山林里未带雨具的人兜头淋了一场急雨一样,年轻的他邂逅了初恋女友宋华阳。宋华阳是侍奉公主的宫女,随公主入山修道,住在玉阳山之西峰的灵都观里。因为和李商隐常在两峰之间来往,年轻貌美的她很快就和李商隐双双坠入了情网。
李商隐和宋华阳心知彼此的感情是不容于清规礼教的,清规戒律只可为特权阶级大开方便之门,俗话说,“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”,人世不平正是如此。
天将晓,夜未央,独看长河渐落晓星沉。深切时,他视她为至高至洁的月,又像是月里嫦娥,所以情愿明天的太阳永远不再升起,他与她就此沉沦在黑暗里,留住转瞬即逝的良辰美景。
后果是宋华阳怀孕了。上头降下旨来:男的被逐下山,女的被遣返回宫。等待他们的是永远的别离……
时间可磨损情感,却不可磨损心性。对于曾经沧海的深情,重情之人很少能轻易忘却,相信李商隐也是一样。他和宋华阳的隐秘恋情实在不足以宣扬,然而义山毕竟是情深恋旧之人,聪明的他便利用道教中“秘诀隐文”的表达方式来遣抒心怀。这样一来,他的很多诗意更加清灵深远,让我们多了许多揣度和猜测。
很久以后他叹道:“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他应该明白宋华阳是不悔的,因为他自己也不曾悔过。他为她写了很多诗,《锦瑟》是最著名的。
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
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
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
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他对月长叹,只是因为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。碧海青天夜夜心,他怀念那个不知结局如何的女子。她和嫦娥一样深锁广寒宫,如果,能寂寂终老已是幸运了。
“回望高城落晓河,长亭窗户压微波。水仙欲上鲤鱼去,一夜芙蓉红泪多。”这是他离别京城时写下的一首《板桥晓别》。今宵美景良辰后,余下了一地清辉;芙蓉红泪如血,触手凄艳冰凉,我以为这是你留给我最后的印记,心的印记。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可是,幽念凄冷如霜雪,如我身上潋滟的血,涌出来......如果天明日光照耀,你我手里依然一无所有,也请你一定要珍重!即使分别后的日子,也希望你一切都安好……
(书于2025年11月18日子夜)


发表评论
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,用户的评论需要经本站审核才能显示出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