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很多文章里面,都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:
很多时候,造成我们烦恼、焦虑和负面情绪的,往往不是我们所面临的客观事实,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对这些事实的解释。
什么是信念?在成长过程中,我们会接收到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灌输,随着时间推移,有一些信息会被固定下来,并不断地被我们接收到的证据所强化。那么,我们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信息,把它们作为对这个世界的默认假设,用它们来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。
这就是信念。简单来说,它相当于构成我们心智世界的「地基」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信念,我们才能在它们之上去构造各种各样对于外部世界的规则和框架,形成我们的心智世界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些信念又像一扇扇窗口,把来自外界的客观事实经过「翻译」和「解读」之后,转达给我们。我们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,其实都是经过这些信念所解读的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指出别人的错误时,有些人会非常生气、认为被冒犯了,为什么?正是因为他们抱有这样的信念:「我是正确的,不认同我的人,就是在跟我为敌」。
这样的人,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显得很敏感,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记恨别人、产生冲突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一切反对和质疑的声音都是对自己的攻击,都是不对的,应当受到还击。
反过来,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是「别人指出我的错误,是在帮我完善自己的观点」,那么他在日常生活中,心态就会更积极、更正面,也更不容易跟其他人产生矛盾。因为他不会把「指出错误」这件事情,解读为「敌对」,而是解读为更加善意的「帮忙完善观点」,因此也就不会导向仇恨和攻击性。
在这种情况下,你会发现:一件事情的客观状况如何,跟我们对它的解读如何,其实很可能是不一致的。一个人指出你的错误,有可能出于善意,有可能出于恶意 —— 但这一点并不是很重要。相比之下,你自己如何去解读他的行为,往往会更加重要。
为什么呢?因为,除非他真的做出了伤害你的行为,否则,他的意图只存在于他脑海中,对于你是不会产生影响的。能够真真切切影响到我们自己的,是我们被自己的「解释」所唤起的愤怒、沮丧、焦虑、烦恼……
因此,我在许多文章里面都讲:解开许多问题的钥匙,很多时候其实就在我们的内心。同样,我们可能无法控制外界,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心。
正如我在《打开心智》中所说:在心理学中,让自己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,最有效的一个办法,就是「认知重构」。简单来说,就是找到自己内心深处产生负面作用的不当信念,把它们用更好的、更合理的良性信念替代掉,从而让自己能从更加积极的角度解读外界的信息。
就像上面的例子:如果你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「我是正确的,不认同我的人,就是在跟我为敌」这个信念,并且这个信念已经对你造成了很多无谓的困扰,那么,不妨把它换成「别人指出我的错误,是在帮我完善自己的观点」,这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你的问题。
当然,认知重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。你需要在每一次面临相同困扰、产生同样情绪反应时,能够及时想起来,及时告诉自己:我的信念是不妥的,没有什么外在事物在伤害我,只有我的信念本身,因此要把它修正过来。
像这样,一次又一次地重复,修正,调整,才能建立起新的联系,让自己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,切换到更有用、更正面的信念上面。
信念是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的,它就像数学体系里面的公理。基于一套公理,我们可以发展出一套数学体系;但换一套公理,我们同样可以发展起另一套数学体系。这两套体系并没有哪一套更正确,只有哪一套更好用、更简洁的区别。
信念也一样。并没有哪一套信念比其他的信念更正确,但是,基于不同信念所建立起来的心智世界,有些可能更积极、更正面、对我们更有帮助,也能适应更多的场景。
因此,我们要追求的,不是追求正确的信念,而是修正给我们造成困扰的不当信念,建立起更加积极正面的信念,让我们在生活中,可以更容易摆脱负面情绪和精神内耗的困扰,让我们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。
那么,在生活中,我们都有哪些需要调整的不当信念呢?
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,因为一个人的信念实在太多了,可能有几十到上百条,并且因人而异。所以,在过去的文章里,尽管我也经常提到「要去挖掘信念」,但还没有系统地把这些信念整理和列举出来。这可能会令一些朋友感到难以下手。
因此,今天的文章,我想跟你分享几条常见的不当信念,希望能够帮你更好地正视它们、理解它们。
1. 我的每一天都必须卓有成效,否则就是浪费时间。
许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:
晚上睡觉前,告诉自己:哎呀,今天什么都没干,明天一定要好好努力;
第二天醒来,依旧像前一天一样,闲逛,摸鱼,度过毫无变化的一天;
然后,到了晚上,又后悔了,告诉自己:我怎么这么没用,今天怎么还是什么都没干,明天不能这样了……
严重的,可能还会导致「报复性熬夜」,由于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干,不愿意结束这一天,不愿意上床睡觉,而是强撑着熬夜,让自己在心理上觉得赚了。
但是,这样只会导向一个恶性循环:你越是对自己不满意,越是责备自己、「报复性熬夜」,你的压力就会与日俱增,状态越是不佳,更加难以去做出有用、有价值的事情。
实际上,生命的乐趣在于什么呢?它并不在于某个结果,而是在于我们度过每一天的过程中每时每刻的体验。如同我在 4条非常有用的生活理念 中所引用的诗句「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」。如果每一天你都生活在压力和驱赶下,你又如何能快乐呢?
我们并不是因为做成了某件事、获得了某个成就而快乐,而是因为我们切切实实地享受当下的每分每秒而感到快乐。当你苛责自己的时候,你其实也就相当于拒绝了去享受生命。
不妨把这个信念转变一下,换成:
我每一天所实际做到的事情,就是我能够做到的事情。在这个基础上,如果能做得更多,那很好;如果不能,也没关系,因为这就是我的常态。
打个比方。假设你状态好的时候,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;而状态不好的时候,可能只有2-3个小时。在这个情况下,很多人会怎么做呢?会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当成一种「常态」,来要求自己,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够有效工作8个小时 ——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。
合理的常态是什么?是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,在没有压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,你每天有效工作时间的平均数。
这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,但许多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。他们总会想着:我不应该这么懈怠,我如果能多做一点就更好了 —— 如果你能够多做一点,那么你压根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。正是因为你无法逾越你客观所存在的「常态」,才产生了这个问题。
不妨给自己松松绑,不要过度地苛责自己,而是在接受自己「常态」的基础上,去想办法:既然我的常态就是如此,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,可以提高我的常态?
比如:如果我是因为精力不济,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运动和调整作息来提高?
如果我是因为缺乏兴趣,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换一个工作、调整赛道来改变?
如果我是因为生活单调,那么是否可以拓展一些可能性,找到业余时间能做的事情?
……
诸如此类。先把自己的信念调整到一个合理的、适当的水平上,再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有效的行动,而不是沉溺在懊恼和自我批评中,这才是治本的方式。
2. 我必须控制生活的一切方面,否则就会出问题。
很多人常常有这么一种思维:我必须控制生活中的一切,不能允许任何失控的状况发生,也不能允许任何差错和意外发生,否则就会对我的生活造成冲击。
这样的人往往有一个共性,就是特别不敢去尝试新事物。无论是拓展一项业务,开始一个项目,尝试一种转型……对他们来说,不可预料的意外是最可怕的,必须绝对避免。
但这么一来,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:一方面,长期处于某种生活模式里,很容易变得狭隘、单调、无聊;另一方面,又特别害怕做出改变,不愿意探索未知。这导致他们往往都有一种「被推着走」的感觉,走一步停一步,对周围的一切充满警惕,害怕遭受任何意外冲击。
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,让他们始终生活在警惕所带来的慢性压力之下。
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,你可能会发现,他们往往会呈现出两个特点:一是「不满意」,对现状不满,但又难以迈出改变的步伐;二是「无力感」,感到被外力推着走、推着动,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。
一个更好的信念是什么呢?可以是:
我只能控制影响圈里的事情,而对于关注圈里的事情,我要接受我无法控制它们的事实。但是我可以通过行动,来不断扩大我的影响圈。
我很喜欢史蒂芬·柯维提出的「影响圈」的概念。他把生活中的事情划分成两个圈:影响圈和关注圈。前者是我们能够影响和控制的事情,后者是我们关注、但无法控制的事情。我们许多压力和烦恼,其实都来自于想把前者努力扩大来覆盖后者。
但是,影响圈并不是我们想让它扩大、它就能扩大的。它的扩大只能来源于一件事情:那就是我们自身变得更好 —— 可能是更好的状态,更出色的表现,跟外部世界更密切的联系……
所以,如果你一直把目光放在关注圈与影响圈之间,一直关注着那些你无法控制、却又想控制的事情,对事情是没有丝毫帮助的。一方面,你并不能扩大影响圈去触及这些因素;另一方面,这种关注所带来的焦虑,又会持续向你施加压力,让你更加难以迈出脚步。
因此,我给自己的一句座右铭就是:不要内耗,做有用的事。
如果一件事情,我们想尽办法,都无法去干预和影响它,那么就不需要再操心了,因为对它的任何操心、在意、焦虑,都是毫无意义的,它们除了拖慢脚步,让我们停下来之外,没有任何作用。这就是内耗。
有用的是什么呢?是把目光聚焦到我们能够去做、去行动、去改变的事情上面,去做一做,试试看。不要担心会不会逾越安全边界,也不要担心会不会遇到意外。任何在探索过程中遭遇的意外,都是一种对自己的锻炼和完善。
只有行动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。而当我们变得强大起来,也许原本无法通过的阻碍,就会为我们让路。
3. 别人都在关注我,我不能犯错,不能破坏我的形象。
生活中,每个人在别人面前,都在扮演着一个形象,维护这个形象,用它跟别人交互、沟通。这个形象有的跟我们的内在非常一致,有的会有一些差别,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。
但是,对有些人来说,当他的外在形象跟内在存在一定差距,而他又比较敏感时,就很容易产生这种心理:我要维护好我的形象,不能让它受到任何一点破坏。
存在这种信念的人,会有意无意地放大别人每一个细节、每一个行为,对别人一句无心之语都翻来覆去地想,时时刻刻在意着别人的看法:别人会怎么看我?怎么想我?我会不会惹别人不高兴、被别人讨厌?
这会使得他们举步维艰,每走一步都要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,在生活中时常感到精疲力尽。
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,你会发现:他们有些举动会有强烈的「表演」痕迹。也就是未必出于他们内心的本意,但为了维持好他们的现象,他们会被迫去「扮演」某种角色、做出某些行为。
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,那么,一个更好的信念可能是:
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,别人并不会这么在意我,「做自己」比刻意扮演更有用。
这是一种典型的「中心化效应」在作祟。由于我们通常会比关注别人更多地关注自己,因此很容易把这种心态代入到别人身上,认为别人也像我们一样关注我们。
但实际上,这是不可能的。每个人都很忙,都有许多事要操心、许多人要关注,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,对我们投入过多的注意力。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所揣摩的别人的看法和想法,其实对别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瞬间的闪念,根本就不重要。
因此,让自己更加自然地跟别人相处、交流,「做自己」,可能是一件更好的事情。
一方面,当我们在「做自己」的时候,我们其实会有更好的表现。原因很简单:因为当我们不刻意去思考我们该如何说话、如何行动时,我们的表现才会更加自然,也会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。
另一方面,既然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,那么为什么要为这种并不存在的压力而自我约束?自然一点,即使未必能有更好的效果,至少也能让我们自己感到更舒服、更畅快。
下一次,当你再一次陷入「别人会怎么看我」的思考之中时,不妨适时拉一拉自己,告诉自己:
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,别人不会这么在意我;
去想这一点是毫无意义的,因为我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;
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更自然、更透明地展现自己,更好地找到「同类」。
4. 我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取得最大化的效益,这才是有效率的。
这种心态,在十来年前引进国内的效率管理、自我管理书籍里很常见。它们会鼓吹一个点,就是对于时间的充分利用,把效率放在第一位。
这种信念很有意思。抱有这种信念的人,会有哪些表现呢?
如果他去旅行,可能事先查好攻略,做好详细的日程安排,细致到几号几点钟去哪里、停留多长时间、看哪几个地方、几点钟再去哪里……做出来的计划表,简直就像项目管理一样,巨细靡遗。
如果他玩游戏,他可能会查攻略、找资料,设计出一条最优路径,争取把所有能拿到手的奖励都拿到,所有隐藏的内容都找到,所有能体验的东西都体验到,少了一样就仿佛吃亏了。
他可能还会做详细的计划,这个月要完成哪些目标,这一周要完成哪些任务,每一天要做完哪些事情……做完之后还要做每日、每周、每月复盘,看自己完成了百分之多少,给自己打个分。
……
不过,说实话,这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。如果当事人乐在其中的话,当然非常棒,因为这样每一天都会非常充实,会有丰富的生活体验。
但是,如果你不是这样的性格,你不习惯一板一眼的生活方式,不适应所有的行为都必须经过计划、所有的成果都必须拿来复盘的生活方式 —— 那其实也没有必要强求自己这样做。
这样只会给自己徒增压力,让自己始终陷入对于结果的追逐之中,很容易忽略了生活本身。
拿我自己来说:我很少做计划,我不会要求自己每天要读多少页书,写多少字,推进多少进度的项目。我只会给自己定一个大致的框架和目标 —— 比如「今年要完成哪几件事情」,然后把它内化到每一天的习惯里,让自己灵活地安排时间。
原因也是一样的。你把计划做得越精确、越详细,就意味着什么呢?你会被日程表推着走,每一天都在忙于完成自己为自己设定的规则和任务。这就很容易落入「计数器陷阱」之中,为了赶进度、出结果而去行动。
所以,如果你喜欢这种生活方式,那没有关系,这很好;如果你不适应这种生活方式,那也没关系,不妨告诉自己:
效率并不是第一位的,没有必要凡事都追求最大化收益,让自己生活得更松弛、更舒服,才是更重要的。
生活中有大量的事情和场景,并不一定非要走最短路径,许多时候,走一些远路,反而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,为我们的生活注入动力、新鲜感,让我们体验到不一样的色彩。
不要去拒绝这些机会,不妨敞开心扉,试着去接受它们。
我们追求效率,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生活得更好,让生命更充实 —— 而不是反过来。没有必要用「我的效率不够高」来苛责自己,因为这样,你就错失了从生命里获得乐趣和愉悦感的机会。
不要舍本逐末。
发表评论
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,用户的评论需要经本站审核才能显示出来!